大文豪馬克吐溫對德文曾有如此的詮釋,他曾寫道:「我確乎是德語最忠實的朋友--不是現在才如此,很久很久以前就是如此,對,我二十來歲就已如此。……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德語能按照合乎語言學原則的方法,作出若干改變:把繁缛的、複雜的結構壓縮;把數不勝數的插入句縮短、除去、消滅;不要在一句話裡同時說十三件以上的事情;不要把動詞放到句首那麼遠的地方去,讓人非得用望眼鏡看不見。一句話,我敬愛的紳士們,我只祈求你們能夠把德語簡化,以便你們用她來禱告的時候,在天上的那一位能聽得懂………如果德語的分離動詞能夠稍微改革的話,也將是我所樂見的。席勒為了把分離動詞的兩造重新撮合,打了一場他個人的三十年戰爭。德國的興起,不也是端賴三十年戰爭之賜的嗎?--我要為此向主獻上感謝!如果上述的改革都能落實,德語將是世界上最高貴與最美的語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