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只看那幾個頻道,選來選去就是那些,其他的如果不是有長片或是介紹些什麼特別有趣的東西,大致上興致都缺缺。加上奧地利電視台並沒有多少可以選擇,內容也大多相同,要去盯著,就很難。
ZDF據說是德國的公共電視台,這是台灣的網路資料說的。我家的頻道很幸運的可以收到它,看過幾次後,只能說「它真的很公視+Discovery」。節目內容是一些探討性的東西,應該說是皆精選過,所以在觀賞節目的同時也像是在上課似的可以吸收知識。當然,如果德文全懂得話。
這一天無聊,剛好轉到ZDF,節目介紹上海這都市。以前大學時,因為學校協助廠商佈置參展的攤位,所以有幸可以到內地這個最繁華與國際性都市去。因此,看到這集介紹內容,有著一種熟悉。
節目鏡頭從黃埔江頭帶到老街上,然後介紹兩個家庭,一個從鄉下到城裡工作的一對夫妻;而另一位是單身的藝術攝影老師,目前在大學教書。國外的節目很喜歡這種兩相比較的東西,似乎就是要比較,才可以讓人一目了然其中的差異。
鄉下到城裡工作的夫妻育有一個女兒,大多時候是留在鄉下跟著奶奶一起住,放假時,才會帶到城裡來。早上五點,夫妻倆人共同騎著三輪貨車到市場去採買今天要賣的貨品,他們是以批發水果再到市區街上販賣維生,一天收入生意好時約幾十元,一個月大約一千多元人民幣,養活一家是夠的,但是卻無法存多少錢。平常的住處在市區最擁擠的窄巷中,夫妻兩加上小孩住在上下約五坪大的屋裡,小孩如果不在時就會空一些。訪問中,妻子站在屋外臨時搭出來的尼龍帆布棚子下邊煮菜一邊說:「這生活不會長久的,等掙夠了錢,還是得回老鄉去的。老的小的都在那,沒道理我們自己留在這兒!再辛苦幾年,要回去的!」話中聽得出來是滿滿不得已。而先生則憨憨的笑著露出一排灰黃的牙齒,似乎一切妻子說了算。記者問他,他也是重覆著妻子說過的話。鏡頭帶到他們要上街賣西瓜,先生巴喳著眼推著載滿西瓜的車子,妻子在後面協助推著。畫面又帶著週遭,這東方明珠上海,摩登大樓林立的陸家嘴,一棟比一棟還要高級的辦公大樓與腳下低矮的民房成為一種強烈對比。為了製造出這所謂的經濟特區,犧牲掉多少人民的空間與權利,應該說強權之下各自苟活。在共產統治下應該是沒有個人資產權!這很難懂,需要研究。畫面又回到夫妻身上,一群應該是看到有外國記者採訪感到好奇而來買西瓜的人圍在車子邊,一邊跟老闆討價還價,一邊偷盯著鏡頭看,笑著。人們背後屋子上就是上海最有名的曬衣方式,將衣服穿到竹竿裡,再將竹竿尾端指向鄰居的窗戶,大家這樣你來我往的,成就了特殊的風情。這段要說的是,即使在這樣人來人往的經濟特區下依舊有著貧苦賺錢的人民。
第二位要介紹的人開場就是另一種風景,沒有了貧窮夫妻的辛苦背景烘托,她的背景是上海新天地旁的摩登酒吧與高級時裝店。旁白:「這位女士是一位攝影藝術家,目前在○○大學教授藝術課程,擁有一間個人的房子位於浦東新開發區裡。這裡的住戶大多不是一般上海人民,由外國來的或是其他地區的有錢人士居住,成為一個很特殊的居住環境。對當地人來說,是一種高級與奢侈的區域。」他說的這區,是由埔東機場往上海市區旁新開發的區域,當時鄧小平到上海突然說的一段話讓它耀升為最新興的開發區。去上海時,導遊說:「這裡就是上海目前最高級的住宅區。」他指著機場高速公路邊一區正在建設中的房子說。「住這裡的都是有錢人,由外地來的,歐美人士、日本人、韓國人以及你們台灣人,現在通通都愛住在這裡。虹橋那邊的一個區是最早期台灣人住的地方,裡面那條路還改成台灣路,一般小老百姓是不可以進去的,就連台灣人的小孩上學也跟外國人一樣,不跟我們當地的孩子一起;現在好了,換這地方興起來啦,一大堆又搬來這了......。」在內地台灣人是跟外國人的待遇一樣。節目中介紹的這位女士,由她的打扮就知道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頂端人。
畫面帶著她,由她的日常生活說起。在一家旗袍店,老師傅正在為她量身訂作旗袍,一邊選料子、選版型、一邊誇她身材還是那麼好。出了旗袍店後又轉向布料市場,她正在跟店裡老闆展示看中的一塊白色上面有繡花的布料;老闆似乎跟她說了一個價錢,她笑笑的說,再算便宜一點我就買。之後似乎成交了。畫面回到她家中,旁白說,她的生活就像置身於德國慕尼黑,一切是那麼的摩登與流行。客廳中有著一大面書架坐落在整面牆,裡頭填塞滿一大堆書籍,她坐在架子前的鮮紅色沙發組裡,說著對上海生活的觀點。鏡頭帶著她的房子。在這空間中雖然旁白說,是結合中國與西方流行,但是看起來一點也不像,類似一個由設計師設計過的西方流行居家空間,並不見東方風格在其中。或許沙發的東方正紅是旁白眼裡的東方吧?等她說完後,畫面帶到她上課的情形,手裡拿著學生跟她討論的攝影照片,照片裡是一些上海老街破舊下的驚艷風景,加上偏光鏡頭攝出的照片有一種大剌剌的刺眼感,內容與討論當時,是一種強烈對比。
之後還介紹現今上海年輕人的一些活動與學習,西餐禮儀、酒吧、KTV、工作等等...。沒有什麼多大特別的重點。省略。
畫面又回到賣西瓜夫妻身上。小夫妻今天生意不錯,賣掉了半車。先生呲著牙笑著,妻子可能因為天氣太乾、太冷,臉頰上堆滿乾燥的紅潤,兩人一起站在三輪車前,一起笑著;孩子從屋裡鑽出來,也站在旁邊,手裡端著半碗快要倒出來的白飯。
節目就這樣結束了。旁白說了很多話,鏡頭也帶了很多上海街頭與黃埔江的風光,江上滿載貨物的貨輪交錯,街頭上班族來來回回,外灘上觀光客依舊如潮,對面陸家嘴東方明珠電塔就像一個地標,夜裡閃著光鮮豔麗的燈光,向世界宣告著:這就是上海,繁華與經貿特區的代表,只要在這,你就會充滿機會。
上海,東方明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