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系上除了之前研究所在Helfenberg那個展出外,還負責Haslach的織品藝術市集(Textile Kultur Haslach)及課程的參予。這一系列的織品藝術是2007年上奧地利(Oberösterreich)的一個重要文化活動。Haslach以前是奧地利織品工業重鎮,現在這些工廠大多轉往國外,此城留有一間織品博物館(Webereimuseum)、一間專門的紡織工業學校(Technische Fachschulen Haslach),織品在這雖然已經不是那樣興盛,但是每年舉辦的織品藝術市集及一個月的纖維藝術創作課程都相當有看頭。去年是跟日本藝術家結合,今年則是以德國、奧地利的藝術家為主,從七月開始就有很多課程陸續展開,最後重頭戲是7月21、22日在Haslach市集廣場展開為期兩天的藝術市集。
其實這個地方只在學校聽教授提起,實際地理位置也是地圖上看到一個大略,跟我最有關聯之的是我那件提花作品的經線。當時因為經線用完了,要從工廠再買來已經來不及,所以所長打電話幫我跟Haslach織品學校調線來,解決了線材不夠的窘境。實際上對Haslach充滿好奇心,織品博物館跟那間紡織學校讓我很想實際參觀。
在奧地利國鐵網站查到竟然可以搭乘邦內火車到達,而且就在我上課附近那一個充滿傳奇性的火車站。終於可以搭一下我上課時會從窗口開過去的火車,很興奮。
火車由那個傳奇小火車站出發,沿著多瑙河邊往北走著,真的很美,像阿里山火車一樣走在樹林裡面,但又多了水流相佐。車上人不多,看起來應該也是跟我們一樣是要到Haslach去的。車上沒有冷氣,但可以將窗戶打開,一上車時整個車廂熱烘烘的,於是我們將所有窗戶開了,車子沒走多遠,坐在我們前面四人座的一個歐巴桑突然很大聲的用英文跟我說:「窗戶關起來!」。很沒禮貌。我用德文說:「為什麼?這麼熱!只關一半!」她很不甘願的聳了聳肩。沒多久她又如法泡製走到旁邊的一位女生前面叫她將窗戶全關起來,那女孩關了。之後又沒多久,她竟然又叫坐在她們旁邊的一位婆婆將窗戶關起來,但那婆婆只關一半。這歐巴桑似乎很神經病,跟她朋友大聲說著話,說煮東西怎樣又怎樣的,然後可能是因為火車聲音大影響她的大放言辭,所以才會像個瘋婆子般到處命令人關窗戶,神經!這國家到處充滿這樣神經質的女人!!
火車到Haslach站停了下來,大家下車,下車後很傻眼,完全不知這是哪裡。奧地利火車站跟市中心都會有一定距離。在這下車後只見到一位穿著全身橘色衣服戴著插很多橘色花朵的大媽跟那位神經質的歐巴桑一直往前走去,一起在這站下車的人沒有討論,很有默契的茫茫跟著她們走。這兩人一看就知道常來。橘色大媽們走的很快,由一條水泥鋪的小路迅速鑽了進去,離她們約50公尺處是幾個似乎要來釣魚、爬山的奧地利阿公、阿媽,之後是我們三個亞洲人,在我們身後是兩個說著英文的外國人,這一路上很搞笑,三種語言在Haslach這林間飄著。
走著走著,路邊出現一間很美的農莊,農夫父子在鋸著東西,屋子旁的窯在烤著兩隻雞,對於我們的出現引起他們的注意。又走一小段路後水泥路消失,走進草叢裡,這草叢小路一看就知道是人走出來的路,翠綠的草才剛低下頭去。就這樣四個團體在這稀少人煙的地方持續往前,穿過大草原、穿過有著小小溪流的樹林裡,又穿過農夫在翻草的農草地,一路上左側有著小溪流伴著,潺潺水聲。走了約45分鐘後,終於又踏上了水泥路,要到市區了。朋友問了由可愛小木屋鑽出來的阿媽,阿媽說了到市集的路,爬了一座小山後終於到了織品市集。千辛萬苦!
Haslach的市區小小的真可愛,灰灰的石頭路,美美的窗台;這些藝術家就在小巷中擺著攤位,大多以羊毛氈為主,羊毛保暖,很多人都會利用它下去做一些織品的作品。整個市集相當多人,原來奧地利人這麼喜歡織品這樣東西。會場中大家搶破頭,深怕晚了就無法買到好看的作品。其中一位阿公現場表演羊毛撚紗,還有一位大叔坐在凳子上織起卡片織來,處處充滿驚奇的東西。加上這裡的住家家家戶戶窗台、花園種滿了花花草草,跟這些藝術作品在一起,真是一個很特別的融合。
在這晃了大約2個小時,回程學聰明了,跑去Information問有沒有到車站的公車,很幸運的有著免費的接駁車,所以就不用再穿越樹林、穿越草原、聽著流水聲潺潺回去搭火車。這趟相當值得。下次計畫去參觀當地的織品博物館跟學校,好像也會有很多驚奇可以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