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晃了朋友的相簿,發現幾張讓我很想念的台灣食用植物─絲瓜。
我很愛絲瓜,它就是有種說不出的魅力讓人著迷。好吧!我是鄉下人家,那些洋味十足的東西,不愛!雖然現在住在金毛洋人的地盤。
我家院子邊就是阿嬤的舞台,一大片菜園,老覺得她種的菜可以賣給菜市場,路邊經過的人都會望著我家那片綠油油的菜園,有時還會有幾個媽媽歐巴桑進來問我們賣不賣。但阿嬤都很大方的直接給,也不跟人家要錢。菜園裡每年一定都會出現的東西,高麗菜、白色花椰菜、波菜、蔥、薑、蒜...等等,跟一個菜市場沒兩樣。在一畝一畝的菜圃邊一定還有散在地上生長的冬瓜、南瓜、葫瓜,當然還有絲瓜,絲瓜很好命,它有堅固的棚架可以攀爬,颱風來也不怕。整個園子的菜加上我爹種的幾棵零星水果,就是一個餓不死人的好地方,要吃什麼就去拔些什麼,看心情跟菜園子裡的生長情形變換菜色,倒也是種樂天生活。
那不會拆掉的絲瓜棚一直都有絲瓜的痕跡在上面駐足,春、夏的繁盛,秋、冬的蕭條,卻也不失一點愜意,而絲瓜更是綿延,沒有停止在那裡綻放。
絲瓜籽是我媽不然就是我阿嬤在前一年留下來的,她們都知道哪些品種比較好,留下一些,來年就可以繼續播。我媽說絲瓜比較好吃的是短型的,另一種長型的比較不甜,所以我們家的菜園一直是會甜的短型絲瓜。有一次我阿嬤不知去哪跟她好姐妹拿了長型的品種來種,於是那年有兩種絲瓜在我家出現。第一次長型絲瓜被煮上桌,果然很不討喜,連阿嬤自己都嫌棄,真的少了絲瓜該有的清甜,像在咀嚼吸允一種泛著瓜果的清湯頭,連味精都無法帶回它的甜味;所以那可憐的長型品種被我們打入冷宮,最後晾在瓜棚上開花、結果、成熟、掛著、乾掉、剪下、洗澡去。起碼還有利用價值。
其實絲瓜還有很多好處。有一年臉被鬼灑了豆子,我阿嬤跟我說,她年輕時候沒有用保養品,都是將絲瓜水當保養品在塗,臉上豆子只有“阿月仔”要來時才會冒幾顆,所以她決定我家那棵“瘋掉了”的絲瓜就是將菁截斷取絲瓜水。那天晚上阿嬤拿著刀子,我拿手電筒到菜園裡去,她很靈活的將絲瓜莖割斷,那一大根輸送養分及水分的老莖流出水來;阿嬤說要先讓它流一些掉,再用罐子裝起來,冰在冰箱裡,這樣可以放好幾個月。
隔天早上去看那個罐子,裡面真的有水,但分了三層,量也沒有想像中多。阿嬤說要等一天至兩天,之後再取中間清淨的那些水起來保存,其餘有雜質的就不要了。我想應該是自己耳根子很硬,那絲瓜水只塗了幾天就放棄了,沒什麼效果的產品很無法吸引我。但那些絲瓜水並沒有就這樣廢掉。有一天我火氣大,渾身不自在,我媽叫我去喝一些絲瓜水,隔天還真的就好了。之後那些絲瓜水我媽拿去送給她朋友的女兒用,她也跟我一樣臉被灑了豆,沒多久據說她的臉好了,是絲瓜水的功勞;於是開始很恨自己幹啥不堅持下去,不然皮膚變好的是我不是她,反悔後連想開始也沒有多的絲瓜藤可以讓我再取水了。
除了化妝水外我家最愛的就是將絲瓜拿來當“菜瓜布”,洗碗的“菜瓜布”就是正統“菜瓜布”。以前沒有現在這種化學製品時,人們就是將老絲瓜晒乾拿來洗碗,好用又環保。有一次跟我媽去逛大買場,她說:「現在菜瓜布不拿來洗碗了?怎變成洗身體的東西!」
天然的產品最好呀!
3 則留言:
真是好愜意ㄚ~~我也想要有自己的一畝田...不過得等統一發票中兩百萬吧~~ :(
可以去魚市場要一些保麗龍箱回來,放在門口邊,買些培養土就可以自己種了呀。
我有種過,不過瓜藤長到隔壁,會被鄰居罵...而且一畝田的土壤營養比較好,絲瓜也比較甜!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