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02

想想

今天看到一篇新聞,『台大:享受教育資源不漲學費不公不義!』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02/1/10eqd.html

『九十七學年新學期又將到來,教育部預計在本周公布「大學學雜費調整計算公式」,不少頂尖大學早就醞釀調漲。其中台大透露,今年學雜費的平均漲幅約百分之五,台大校長李嗣涔指出,台大學生社經背景多半在水準之上,接受較多的教育資源,卻付出少額的學雜費,這反而是社會上的「不公不義」,他寧願少領點補助,但學費一定要漲。(陳映竹報導)

台大校長李嗣涔透露,台大今年希望學雜費平均調漲百分之五,醫學院甚至會超過百分之八。

對於台灣大學一年領取三十億補助,帶頭漲學雜費,成為外界攻擊的標把,李嗣涔就十分不滿,為何領取補助,就不能調漲?李嗣涔指出,台大去年推出希望助學金,家庭年收入三十萬以下,除了學雜費全免,每個月還可以領一萬元的助學金,但結果只有十多名的學生申請,可見台大的學生家長社經背景都在水準之上;但是私校學生經濟狀況通常比較差,卻要負擔比較高的學費,實在沒有道理,是社會的「不公不義」。他寧願補助少領一點,但是學費一定要漲。

至於,弱勢生的學雜費補助,李嗣涔也呼應全家盟提出的弱勢補助應該由教育部統籌,他建議可以用發放「教育卷」的方式。』


看完後真的很有感想。

從國中之後就沒有唸過國立的學校,高中私立、大學私立,只有現在研究所又回到國立,但卻是在國外。這樣一路念下來好貴。我承認自己很笨,所以考不上國立學校。以前大學時有一個老師說過:「國立的學生很多從小就生長在相當優渥的環境中,父母也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所以絕對不會讓自己的小孩吃苦,從小就補習,自己教育。不像你們這些念私立的學生。說實在的,有一半根本就是原生家庭教育的原因,演變成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跟金錢來唸書,學費比人家貴、政府補助又比別人少,到最後出了社會,那些國立學校的人卻又比你們領的薪水多,這社會很多就是這樣不公。」

聽完後覺得其實這都是有因果關係的,只是為何政府沒有好一點的配套措施,好像私立的學生自己就要在逆境裡生存,想要有好的設備就要看哪間學校的董事會有錢,不然就是一堆爛設備,跟國立學校比起來很糟。

不好在這說一些太過個人主觀的東西,雖然有很多想說,還是藏起來一下好了。嘿嘿。所以那些幸福的人應該要更珍惜!國家資源都被你們用了,你們應該更加為這社會盡責才是呀!『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可是會遭天遣的!

2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耶?
我都是唸國立的呀……
但是國立也沒比較好啊?只有繳交費用少了些;很多老師抱著穩定的飯碗不好好教學生,觀念一成不變、墨守成規……
很多時候都是我自己泡在書店裡挖寶找資料的。

李亞恩/Ya-En Lee 提到...

HI...碰巧看到你的部落格,我也是國中畢業後就開始念私立學校,一念就是七年,因為學習音樂的關係所以教的學費真的不是平常的多,一直到現在待在德國已經七年了幾乎是德國政府在栽培沒有花到什麼學雜費,我們的國家還真的需要再進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