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課程開始,這學期的課只想上理論課,再不上就不用想畢業,會愈來愈遙遠。
上學期上了一堂相當虛幻的藝術理論課,老師三天兩頭請假,不然就是學生自己在教室看黑白電影,他上的是電影理論。沒有一次上課有簽到名,老師只見過一次面,還是我要走的時候看到他的,心想─拿不到成績單了。這學期開學沒多久,收到他的助理寄來的最後上課通知,有兩天、兩個時間他都會在討論教室裡。
那天問研究所同學說:「妳上學期的藝術理論有得到成績單嗎?」「有呀!你沒得到呀?」她有點驚訝的說。她去兩次,看了兩部黑白電影,簽了一次名。「沒有拿到!」說的自己很心虛。「那你去跟他說你沒得到成績單,說,上學期每次都有去,只是沒簽到名就好了,那教授人很好的。」她嘻皮笑臉的說,因為她也沒去幾次,竟然得到成績單了。後來還是去上了他一堂討論課,上課前就跟他說沒得到成績單的事,教授果然是好人,他說學校電腦系統很爛,可能是這樣所以沒給到。雖然那堂課我完全聽不懂他在說什麼,一直呈現半昏迷狀態,但晚上回家發現,我竟然拿到成績單了。一切也跟那堂課一樣虛無飄渺。
而這學期更絕了。修了一門「性別學習」,必修課程,是中央課程,不修會死人,看到是“討論課”更是死定了。
第一節課跑去瞧瞧,老師看來是好人,上課前一天系上同學說那位老師人很好,不用擔心。看看老師後發覺,真的,老師很像傻大姐,說話還會緊張到說不出來,她的德文發音很清楚,說的也不快,心裡還在樂著「這學期這門課可以放輕鬆了!」結果,老師說:「這裡有書單,上課前要看“英文”文章,再到課堂跟大家分享感受。有誰看不懂英文的?請舉手。」當時真想舉起手來...。還想說老師說的德文真清楚,我不用再很吃力的去聽怪腔怪調的奧地利德文,竟然,是看英文文章,有點翻船味。但還好這堂課是給我們系上跟平面設計研究生上的,所以班上同學有一半以上以前在系上就一起上過討論課,也就較不擔心。
另一堂課是那學分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的所長私人討論課。我的自由選修已經超過很多,多餘的學分一點用都沒有,多上一種課只是可多學點東西而已。明年,2009年我跟同學有一個展覽,在一間藝廊裡,我不用再去上所長的計劃討論課程,所以只能跟她商量上私人討論課。
希望這學期這些學分都可以得到!忘了,還有一堂藝術史,一位在博物館工作的教授上的課,感覺也很恐怖,上課內容是現代藝術,真煩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