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0-26

修練

開學將近一個月
上了快一個月的課發現這是一種另類的修練
你必須兼任著學生、親善人員、考察員的身份
隨時記著上課老師說的東西
跟同學保持友好關係
每天都要查單字寫句子
這區域不是自身落地生活的地方
一切皆難
文化不同
認知不同
需經十二蓮花化身方得圓滿而成
但我的那一天在哪裡

我的課幾乎都是要Seminar
從作品的開始就是不斷的去討論
教授會給意見也會想辦法幫助製作
但是就是要一直一直的去談自己的東西
其中有一堂課是一位男教授授的課
這課關於空間的東西
所講述的是一種空間介於兩者之間的關係
是一體兩用也是一體共生
這是我理解的意思
上了第二堂課之後開始發覺
這人到底在說些什麼東西
怎覺得他說的跟實際討論的東西差異相當大
很難瞭解到底是啥意義
第一次上課他舉例威尼斯馬可廣場
廣場旁邊的迴廊平常是一個讓人走動的穿廊
但是在下午時就會變成商家擺設露天咖啡的地方
而大廣場一般時候是民眾散步的去處
但在特定日期卻是嘉年華會的舉辦處
這是他第一次舉例的東西
教授要我們朝這目標去找些報紙、圖片、廣告單或是去拍照
第二次去上課我找了防空洞、焚化爐、生態屋(住家種滿植物的房子)
第一位男同學Stephan開始說他找的照片
不太懂他在說什麼
教授又說了一次第一次說的那些話
結果男同學看起來心情很凝重
再來換芬蘭同學Katja
她帶了自己平常拍的照片給大家看
教授很高興的說她拍攝技巧很好
角度也抓得相當有意思
但是東西也不太符合所說的兩者空間
但是大致上很不錯
後來另一位女同學帶了去柏林遊玩參觀一間舊房子所拍的一些黑黑看不清楚的照片
她說這種舊房子就像一扇門介於以前跟現在
所以將它改造便可以連接未來
教授一直誇獎她
說這是可以做的東西
還說這相當有意義
結果輪到我給他看照片
我說:「這照片是我從網路上找的。」
他顯的很不高興
「這是一間焚化爐的煙囪,在上面是一個觀景台跟餐廳,這空間是在兩者不同用途上。」
教授說這不是所謂的兩者空間
他覺得那不是煙囪是「塔」
所以塔上有觀景的東西是很正常的一種東西
我又繼續說:「另外這個是防空洞,平常就是人們休閒的公園,在戰亂時是保護生命的地方。」
他又說這也不是
這只是保護的一個場地
接著我又說另一張照片
照片是我還蠻喜歡的奧地利藝術家百水先生公寓
我說:「這是百水先生公寓。」
教授笑了笑說他知道
「這邊的住家外面住了很多植物,人與植物共生存在這個空間裡。」
教授馬上搶走我的照片跟大家說
「這種植物或是景觀與人類生活共存的也是其中一種,就像是住在河上面的人.....」
說了一大堆之後就跟我說:「空間這種東西有很多不同的意義,我這邊有一本是一位攝影家拍攝Linz這邊的照片,你可以看看給你一點想法。」
接著就笑得很開心的跟芬蘭同學說:「下次可以先將想說的東西寫起來這樣就不會緊張了,拍的東西很不錯!」
又轉頭跟那個去柏林的女同學說:「妳那東西可以做,名稱可以叫做「門」,一定會很有意義。」
然後問大家對於今天的東西還有沒有問題
就下課了
男同學們一溜煙就逃走了
我跟女同學繼續在看哪本攝影集
教授又笑嘻嘻的跟女同學說了一些拍攝的東西
看完說聲再見我就走了

這樣的課上起來很累
這學期這堂課就是一直討論討論
從第一堂就說了
找資料、討論、討論
我也不知他要的是什麼
看似沒什麼的東西卻是很好的資料
跟他說了我的東西卻好似都不對
看完那本攝影集對我有什麼幫助嗎
我想是沒有的
他說這些都看不出來在Linz的那個角落
我很想跟他說有80%我都知道在哪裡拍的
而且也是一本看不出來哪裡有兩者空間的東西

下星期自己去拍些照片給他看好了
這樣應該比較不會被白眼
另一位男同學也是上網抓的
另外兩位連東西都沒有帶
我當然知道在網路上抓圖片是不好的
要去圖書館
要自己拍
好呀
那我就拍呀

看看吧
如果到學期末不給我學分的話大不了明年再修一次
修兩次總會懂他在說啥吧

這堂課感覺真不好

沒有留言: